教研成果
动态信息
  “长江学者”程国赋教授到我
 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实践之国学
  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组召
  北京大学博导程郁缀教授主讲
  “长江学者”程国赋教授莅临
  陈庆元教授主讲“台湾高校校
  莫道才教授主讲“唐诗欣赏与
 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“文风常青
在线搜索
友情链接
教研论文

关汉卿《窦娥冤》(第三折)解读
发布人:admin 时间:2016-12-29 已被浏览 34

关汉卿是元杂剧的开山鼻祖、中国文学史上最杰出的戏剧大师。其名不详 ,汉卿是他的字 ,号 己斋叟,大都(今北京 )人 。约 生于金 末 (1213~1220),卒于元成宗大德年间 (1297~1307)。关汉卿蕴藉风流,多才多艺,却生不逢时。他经历了由金 入元的历史变迁,但主要生活在元代。蒙古贵族统治下的元代社会,尚武轻文,等级森严。民族分四等,汉人、南人被压在最底层;职业分十级,有一官、二吏、三 关汉卿《窦娥冤》 
僧、四道、五医、六工、七匠、八娼、九儒、十丐之说。作为沉沦于娼、丐之间的汉族文人,关汉卿一生漂泊,穷愁潦倒,然而他始终守卫着 自己的精神家园,狂狷不羁,傲然独立。其套曲《不伏老》宣称:“我是个蒸不烂、煮不熟、捶不扁、炒不爆、响当当一粒铜豌豆。恁子弟每,谁教你钻入他锄不断、斫不下 、解不开、顿不脱、慢腾腾千层锦套头?我玩的是梁园月,饮的是东京酒,赏的是洛阳花,攀的是章台柳……你便是落了我牙、歪了我嘴、瘸了我腿、折了我手,天赐与我这几般儿歹症候,尚兀自不肯休。则除是阎王亲自唤,神鬼自来勾,三魂归地府,七魄丧冥幽,天哪,那其间才不向烟花路儿上走 “他将一腔热血、满腹才情倾注到戏曲艺术活动之中。一生创作杂剧六十余种 ,现存18种 (其中个别剧本的作者问题尚有争议)。诸如 《窦娥冤》《救风尘55《望江亭5《拜月亭》《单刀会》 等剧作都具有不朽的魅力,对当时和后世的创作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。 

《窦娥冤》是关汉卿的代表作。其构思明显受到“东海孝妇”“邹衍感天”等传说的影响。前者见于汉代刘向的 《说苑5,《汉书·于定国传55亦有记载:汉代,齐有寡妇,丧夫无子,留有年迈的婆婆,婆婆让她改嫁,她执意不从,精心侍奉婆婆,克尽孝道。婆婆深受感动, 
却又不忍连累年轻的媳妇,于是自缢而死。没想到小姑却诬陷孝妇杀母,太守偏听偏信,竟将孝妇处死,致使郡中枯旱三年,直到于定国平反此案,当地才下雨。后者见于 《淮南子5,战国时,邹衍尽忠于燕惠王,却因谗言入狱,他仰天大哭,感动上苍,夏天为之降霜。关汉卿 
没有拘泥于前代传说,而将目光投向元代的社会现实,开天辟地,自铸伟词,创造出迥异于前人的杰作。我国近代著名美学家王国维 元戏曲考5称 《窦娥冤55“即列之于世界大悲剧中,亦无愧色也”。i2)这出悲剧的主人公在世上只活了2O年,却历经磨难:三岁丧母;七岁离父,被典与债主蔡婆婆做童养媳;十七岁完婚,不到两年就守寡。她与世无争,与人无碍,对生活 
(第三折)解读 

没有些许奢求。然而,不久,这孤苦寂寞的生活也成了一 种“奢侈”。蔡婆出城讨债,债户赛卢医将她骗至郊外,企图杀人赖债,却被张驴儿撞破。当他得知蔡婆家中颇有钱财,还有一个正当青春的儿媳时,顿生歹念,强迫蔡婆嫁给其父,自己则欲强娶窦娥为妻。软弱的蔡婆屈服了,窦娥却坚决不从。为了迫使窦娥就范,张驴儿在羊肚汤中下了毒,想毒死蔡婆,使窦娥陷于孤立无援的境地。不料,张父误食了毒汤,一命呜呼。张驴儿恼怒之余,嫁祸于窦娥,并以此相要挟,强迫窦娥屈从。淳朴的窦娥自信清白无辜,毅然选择“官休”,以维护社会道德与个人尊严。没想到的是,负责审理此案的楚州太守桃杌是一个昏庸而又残暴的贪官,他视告状人为衣食父母,只认钱不认理。在公堂上,他滥施淫威,严刑逼供,窦娥被打得皮开肉绽,三次昏死过去,但仍然倔强地守护着真实与正义。可是,当桃杌转而要对蔡婆施以酷刑时,她为了保全婆婆,只得含冤屈招,结果被送上断头台。三年后,窦娥的父亲窦天章以肃政廉访使的身份来楚州视察刑狱,窦娥的冤魂向他控诉了冤情,冤情才得 以昭雪,邪恶最终得到惩办。 
作为元杂剧的典范之作,《窦娥冤5由“四折一楔子”构成。“折”既是一个音乐单元,又是一个情节段落、叙事单元。一折戏,由同韵同宫调的一套曲子组成,而一部杂剧的四大套曲又与情节发展的“起、承、转、合”相呼应。“楔子”则是四折正戏之外的过场戏,主要起联系剧情的作用,其位置灵活,并不一定置于剧首。元杂剧采用角色化的叙事话语形式。演员既代表某个“人物”,又代表某类“角色”。“角色”是表征性别、年龄、职业以及善恶、美丑、忠奸、贤愚等特点的人物类型,如男女主角分别称为“正末”与“正旦”,一般都是正面人物。对人物的“角色”定位包含着作家对人生、人性的褒贬评判。元杂剧采用一人主口昌的表演方式,一折戏的一套曲子由正旦或正末独口昌,其他角色只说不唱。由正旦主唱的戏叫“旦本”,由正末主唱的叫“末潮 兰 堡蔓兰塑本”。这种一人主唱的形式有利于 
突出主要人物。 
《窦娥冤》第三折是 “旦本 ”戏,由正旦窦娥主唱,表现她被押赴刑场处斩的情景。 
该折 由十 支 曲子及相关的说白构成。在此,作家紧扣“冤”与“怨”两个字,将全剧的矛盾冲突推向高潮。从情感内容看,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层次。 
第1~2支曲子集中写窦娥的冲天大“怨”: 
【端正好】没来由犯王法,不提防遭刑宪,叫声屈动地惊天。顷刻间游魂先赴森罗殿,怎不将天地也生埋怨。 
【滚绣球】有日月朝暮悬,有鬼神掌着生死权。天地也!只合把清浊分辨,可怎生糊突了盗跖、颜渊?为善的受贫穷更命短,造恶的享富贵又寿延。天地也!做得个怕硬欺软,却原来也这般顺水推船!地也,你不分好歹何为地!天也,你错勘贤愚枉做天!哎.只落得两泪涟涟。 
在传统观念中,天是公正无私的,它代表着道德意志,是至高无上的主宰。皇帝被奉为天子,正是为了突出君权神授,强调君主是秉承天的意志统御天下。就连农民起义也常伪造一部天书,打着 “替天行道”的旗帜,以证明揭竿造反天然合理。窦娥自然免不了受这种观念的影响。在本剧的第一折中,她曾将 自己的苦难归结于 “八字儿该载着一世忧”“前世里烧香不到头”,并乞求天的怜悯保佑:“满腹闲愁,数年禁受,天知否?天若是知我情由,怕不待和天瘦。”然而,亲历过如此奇冤,到了押赴刑场的时候,她再也不相信天地的神圣了,她向天提出质问,断然否定天的公正性。如果天地公正,为什么现实世界总是黑白颠倒,是非混淆?既然天是人类的主宰,为什么不能改变这污浊的现实?现实逼得人们去思考,要么根本不存在这么一个公正无私的天,要么天地也在欺侮善良,庇护邪恶。“滚绣球”这支曲子将她的反抗精神张扬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:天地、命运、整个封建统治秩序统统都被否定了。 
第3~6支曲子进一步表现窦娥的“冤”。 
在游街示众的过程中,窦娥披枷带锁,顶着“药死公公”的罪名,拖着遍体鳞伤的身子,其内心的冤枉、屈辱和痛苦是可想而知的。然而此时此刻,她挂念的依然是婆婆。第3~4支曲子及与刽子手的对白,表明她是那么善良,那么孝顺。为了不让婆婆看到眼前的一切,她宁可延长 自己的痛苦与屈辱,绕后街,走远路,免得婆婆伤心。而当婆婆前来送行时,她的说白又再次道出了这场奇“冤”的关键,同时使第三折获得了独立成篇的审美意义。5~6两支曲子是她对婆婆的最后嘱托,她舍身救了婆婆,而她的要求竟是那么低,那么微不足道!这足以令人潸然泪下。在与婆婆诀别时,窦娥表现出了惊人的冷静和沉着,她甚至宽慰婆婆:“再也不要啼啼哭哭,烦烦恼恼,怨气冲天。这都是我做窦娥的没时没运,不明不暗,负屈衔冤。”而这正是风暴前的平静。诀别亲人,走上刑场,窦娥的满腔怒火立刻无可遏止地熊熊燃烧起来。 
第7~10支曲子提出的三桩誓愿,将她善良刚毅、至死不屈的形象永远定格于天地之间。西方的经典悲 
剧多写大人物或英雄的毁灭。而关汉卿笔下的窦娥既不是大人物,也非严格意义上的英雄。她只是一个弱女子,她善良如斯、正直如斯、刚烈如斯,当她背负着杀人的罪名走向刑场时,整个天地都昏暗了;当她的头颅落地时,炎炎盛夏,竟然飘起了鹅毛大雪 !这表明她的冤屈足以惊天地、动鬼神、超自然。 
有人提出,窦娥临刑前立下三桩誓愿:血飞白练、六月飞雪、干旱三年,意味着她仍然寄希望于上天,并由此认为这一形象前后矛盾。细读文本,我们不难发现,窦娥的三桩誓愿,不是对上天乞求,而是以一种主宰天地的气派,命令天地做出反常的气象以昭示自己的冤情。临刑前的最后几支曲子慷慨激昂,满腔愤怒, 
像火焰一样喷射出来:“我不要半星热血红尘洒,都只在八尺旗枪素练悬”;“有一腔怨气喷如火,定要感的六出冰花滚似绵,免着我尸骸现”;“浮云为我阴,悲风为我旋”。(引文中的着重号为笔者所加)这里反复张扬的是一个“我”字,表现的是强烈的主体精神。从情感上说,三桩誓愿的提出与断然否定天地的公正性也不矛盾,痛骂天地鬼神表达的是对污浊社会的愤慨,要求天地做出反常的气象是向现实世界提出警示,两者都是为了警醒世人,讨还公道。三桩誓愿的实现,正是她的主体精神张扬升华的结果,由此,其冤情也得到了最完美、最集中的表现。 
[1]王季思等《元散曲选注》第5O页,北京出版社1981 年版。 
[2]王国维《戏曲论文集》第85页,中国戏剧出版社 1984年版。 
地址:广东省佛山市禅城区江湾一路18号 电话:(0757)82272751 邮编:528000
Copyright © 2016 版权所有:佛山科学技术学院-中国古代文学(精品资源共享课)
链接: 佛山复印机出租| 肇庆复印机租赁| 佛山贷款| 佛山复印机出租| 清远复印机出租| 蒙特| KT板厂家| 广州工业大风扇| 佛山复印机出租| 佛山筛网厂| 佛山户外显示屏| 佛山筛网| 佛山LED显示屏| 佛山开锁公司| 佛山开锁| 办公屏风厂家| 支持: 永网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