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
|
|
详细介绍 |
|
|
|
|
|
崔向荣 教授 崔向荣,男,汉族。1987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,获文学学士学位;1992年在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助教进修班结业;2012年毕业于暨南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,获文学博士学位。现为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中文系教授、中国古代文学精品课程负责人,兼任广东省中国文学学会理事、广东省中国古代文学研究会会员等。 学术方向:主要从事汉魏六朝文学、中国古代诗学研究。 开设课程 中国古代文学 中国诗学理论与诗歌鉴赏 历史文选与要籍介绍 文学经典鉴赏与语文教学(研究生课程) 主要论文、论著: 《琢炼与生新:元嘉山水诗的学问化特征》,《学术研究》2012年第6期; 《从“遣有”到“即有”——论玄言诗转入山水诗的内在理路》,《学术研究》2009年第5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9年第10期全文转载); 《论陶渊明的居贫心态与人生境界》,《学术研究》2001年第10期; 《“欲丽前人”与魏晋诗赋摹拟观念的嬗变》,《广东社会科学》2012年第2期; 《关于魏晋六朝诗歌学问化问题的思考》,《华南师范大学学报》(社会科学版)2008年第3期(人大复印资料《中国古代、近代文学研究》2008年第11期全文转载); 《诗乐分途与魏晋诗体观念的确立》,《文艺评论》2014年第12期; 《俗乐新声背景下别构“雅正”新体的诗法意识与实践——论陆机对古乐府、古诗的摹拟创作》,《中国文学研究》2013年第1期; 《元嘉诗歌新变背景下山水诗的赋法意识与实践》,《暨南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2010年第2期; 《心物的默会之境》,《船山学刊》2010年第1期; 《两次诗风转向中玄言诗的角色意义》,《求索》2009年第10期; 《清代诗学的“会归”特征考论》,《求索》2008年第10期; 《历史、现实语境下文学的命运与选择》,《山东文学》2008年第12期; 《还历史人物以真实的生命》,《广东社会科学》2001年第3期; 《从<琵琶记>“三不从”关目的设置看蔡伯喈形象的创造》,《暨南学报》(哲学社会科学版)1999年第5期。 《古典诗歌学问化问题研究》(合著)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版。 科研项目 “崇有”思想与魏晋六朝文学之自觉(主持人,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二五”规划项目,批准号:GD13CZW03,立项经费4万元,在研) 学问化视野下的魏晋六朝诗歌若干问题之研究(主持人,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7年重点科研项目,已结题) 元嘉诗歌新变背景下山水诗的学问化祈向及特征(主持人,佛山科学技术学院2009年一般科研项目,已结题) 中国古典诗学的学问化问题研究(主要参与人,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2006年规划项目,批准号:06JA75011-44042,已结题) 古典诗学的学问化问题研究(主要参与人,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“十一五”规划项目,批准号:06J02,已优秀结题) 观人学与中国传统诗学体系的构建(主要参与人,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,批准号:14FZW015,在研) 获奖情况 先进个人奖: 1992年被评为佛山市直属学校优秀青年教师; 1994年被评为广东省“南粤教坛新秀”; 1997年被评为佛山市职业道德先进个人; 1999年获曾宪梓教育基金会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奖三等奖。 教学、科研奖: 先后4次获得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教学质量优秀奖; 论文《从“遣有”到“即有” 》获佛山市2009—2010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; 论文《关于魏晋六朝诗歌学问化问题的思考》获佛山市2007—2008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; 论文《“欲丽前人”与魏晋诗赋摹拟观念的嬗变》获佛山市2011—2012年度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。 |
|
|
|
|
|
|